东方快讯
集团要闻
公示通告
集团成员
您的位置: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三)
2025-06-27 16:38:00


  为深入贯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中国东方于2025年6月集中开展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聚焦重点领域、拓宽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努力增强广大群众防范金融诈骗的意识,提升识别、抵制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为打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金融机构更大作用。


  进入夏季,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不法分子往往会披上“旅游”的外衣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提示您要充分识别旅游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形式,远离诈骗陷阱!


  一、旅游领域非法金融活动形式


  (一)“会员卡”游


  以“分时度假”为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一次性缴纳会费成为会员,承诺会员可多年享受免费旅游或低成本旅游,定期给予分红。


  (二)“投资项目”游


  以投资、加盟、入股旅游项目等名义,邀请社会人员,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旅游考察所谓的项目,骗取其信任,与投资人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约定协议到期后返还投资人本金,从而获得高收益。


  (三)“预付款”游


  以售卖“旅游套餐”预付款产品的名义,用“低价游”或廉价产品吸引消费者。比如,约定未出行可回购线路、签订回购协议、以超额回购形式返还本息等。


  (四)“出境保证金”游


  以出境旅游保证金的名义,收取高额押金、保证金等,提供旅游产品,承诺支付高息或返利,可作为旅游团费使用,吸引不少人缴纳高额保证金,但最终旅行社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还。


  二、防范旅游活动非法集资陷阱


  (一)谨慎办理旅游套餐


  无论是旅游套餐产品,还是旅游预付卡,这类旅游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有的具有较强的迷惑性,要谨慎选择,避免上当。


  (二)不轻信“会员分红”


  高度警惕旅行社发行会员卡并承诺在交费后高额分红的行为,具有典型的非法集资特征。凡要求一次性缴纳高额会员费的绝不参加;凡承诺定期给予高额分红的绝不参加;凡声称免费旅游但需缴纳高额保证金的绝不参加。


  (三)正当途径缴纳出境游保证金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旅客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将出境游保证金交于银行进行托管,保障资金安全。切记勿用现金、私人转账、第三方支付转账等形式支付,以防不法分子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三、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小妙招


  (一)警惕“五点”


  1.警惕自称保本高收益的。惯用话术为“我有一个投资理财平台,专家授课、高额收益、稳赚不赔”“现在银行理财太低了,我这里有固定收益的内部理财产品,每月高分红,跟着我买就能赚到钱”等。


  2.警惕让你在APP上输入身份证及亲人通讯电话的。惯用话术为“如果你急着用钱,我这有无担保、年利息非常低、线上申请的贷款,通过APP输入身份证就可以”。


  3.警惕让你炒“币”的。惯用话术为“您好,我们是全球区块链研发中心,最近推出‘科技币’,低风险、高收益,只涨不跌,很多人都赚了,买到即赚到”。


  4.警惕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惯用话术为“我是公安局的,您在某银行前期有未结清贷款,您必须马上汇款到XX卡,或者提供银行验证码,否则我们将冻结您银行所有账户”。


  5.警惕贷款要先扣除本息的。不法分子往往以“低门槛、无抵押”等为诱饵吸引借款人,通过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在放款前先扣除本息,使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合同约定金额,后续还可能通过恶意制造违约、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


  (二)做到“三个一律”


  1.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谈到集资高利息的,一律挂掉;


  3.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短信链接,一律不点。


  (三)牢记“三个切莫”


  1.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


  2.切莫相信一夜暴富,投资要走正规渠道;


  3.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遇事多与家人商量,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非法金融形式多变、场景多变,但是核心目标不变,就是套路你的钱。作为金融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观、消费观,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金融知识,了解金融诈骗的特征,切实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