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探索中前进
2005-06-23 00:00:00
上个世纪末,为了解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保全国有资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成立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一方面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良资产处置道路,为化解金融风险、保全国有资产、支持国企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以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为中心,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战略转型。
探索中国特色的资产处置道路
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业务有“三难”:一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法律不健全,政策不到位,信用严重缺损的环境下运行,开展业务十分艰难;二难金融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三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的业务在我国是一项新型金融业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加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所接收资产具有“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外贸不良资产多、外汇不良资产多、呆账和事实呆账贷款多、有抵押和担保不良资产少。这一切决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不良资产的难度大,风险高。面对挑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一是把握国情,用发展的思路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二是把握资产特点,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把握国情,用发展的思路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一是致力于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把项目处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引进战略投资人,或是债务重组,盘活不良资产,把资产处置过程转变成为推动企业改革,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如在处置江苏海运项目过程中,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结合项目涉及行业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度让渡本息,一次性买断债权的方式处置,既保证了国有资产的收回,又使得项目企业摆脱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较短的时期内焕发了生机,也避免了数千职工的下岗失业。
二是致力于优化资源的市场配置,使闲置资源重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如在处置广州云豹项目时,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着眼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该项目的贷款本息合计近10亿元。针对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巨大的特点,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确定了充分利用云豹的资源实施债务重组的处置思路,并积极寻找合适的重组方。经过一年左右的艰苦工作,最终完成了对云豹公司的资产重组,2002年经过改组的云豹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三是致力于有效推动企业的改组改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实施政策性“债转股”工作中,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坚决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形”“神”兼备推动政策性债转股。比如,努力协助改制企业建立相互制约、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尝试引入外部董事和财务总监,增强董、监事会功能,通过社会招聘、择优录用的方式聘用业内专家担任企业财务总监等;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还与其他兄弟资产管理公司相互配合,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们一起,为了企业发展壮大,相互支持,用心锤炼国有资产。通过资本运作,经过三次重组,将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殊钢、黑龙江北满特钢重组为东北特钢集团,使企业在改革中得以发展和壮大,新成立的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东北最大的特钢生产大型企业,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把握资产特点,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一是进行资产分类管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全辖范围根据资产质量将不良资产分为A、B、C三类,并制定了不同的处置策略:对于A类资产着眼于保值增值,立足于近期培育和远期的择机处置;B类资产是目前重点清收的对象,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处置力度;C类资产在积极维护债权的基础上等待处置时机。
二是充分运用国内外市场。针对债权资产“散、乱、杂、小”、单独处置基本回收无望的问题,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多头并进,利用各种有效资金,批量处置,对提高处置效率,提高现金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2001年12月,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率先将广州地区的18亿元不良资产组包向海外投资人出售获得了巨大成功,开创了引进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先河。在东北,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公开竞价方式,将债权金额为11亿元、绝大多数为呆账和事实呆账的资产组包转让给外资,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包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是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大连和北京办事处在某外贸总公司及三家子公司均有债权,为保证资产回收最大化,两家办事处共同制定了债务整体重组方案,使现金回收达到最大化。2002年12月,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采取整合资源的方式,将黑龙江、吉林两地的部分不良资产打包向境外出售,在引进外资处置不良资产上再次取得新的突破。
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企改革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了中国银行不良资产后,使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降低了9个百分点,为中国银行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起点,为其深化经营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股份制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企业减轻了近百亿元的财务负担,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对外负债和财务费用,优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了企业的信用水平和融资能力,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扭亏增盈。同时,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向债转股企业派出500余人次的董监事及其他管理人员,大大提高了债转股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资产状况、关联企业状况的深入调查,发现了大量转移和藏匿的资产,有效遏制了部分企业的逃废债务行为,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处置工作中,把握大局,在力争回收最大化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国企改革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5年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共协助债务企业安置了数十万职工。
防范道德风险提高经营水平
在创造性的开展处置的同时,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认真探索着企业管理之路,以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为中心,以完善制度为基础,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把内控制度建设放在公司发展的中心位置,先后制定了各类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200多项,并及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对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修改和清理,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约束力。
二是根据公司经营管理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内部控制重点。公司成立之初,风险防范的重点是接收不良资产的合规性;不良资产接收结束后,公司把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点迅速转向资产处置,加强对资产处置合规性的全面监控。
三是抓住重点人员,加强内部控制。公司首先加强对“一把手”的管理,定期对办事处总经理及其他总经理室成员进行在任审计和离任审计;把办事处总经理一级的领导成员列为加强内控的重要对象,其目的不仅仅是加强对总经理层面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总经理的监管,达到促使各办事处加强对中层一级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取得一级抓一级,不留真空地带、实实在在的效果。
推进战略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这一方针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指出了方向,2004年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办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根据中央的要求,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为了进一步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定金融秩序中的作用,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确立了通过实施战略转型,走市场化运行的道路,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办成以经营、管理、处置不良资产为核心业务,兼具投资银行功能的市场化金融企业的战略设想。按照这一设想,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二是深入研究公司发展战略,根据不良资产处置的业务特点和需求,结合经济区划的特点,打破行政化的设置格局,建立专业性的分公司,按照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市场需求,开展有特色的资产处置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三是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健全内控机制,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立明确的风险管理问责制。四是加快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整合步伐,实现公司业务管理垂直化,今年公司首先对内部组织设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使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建立市场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彻底取消机关化的行政等级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择优任用,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六是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经济日报》200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