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讯
集团要闻
公示通告
集团成员
您的位置:
专注主业 做精专业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访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跃
2018-09-10 19:00:00

来源:新华网



  问: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能否介绍一下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立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吴跃:非常荣幸参加新华网“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系列访谈。中国东方诞生于金融业陷入危机之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应运而生。

  1997至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一方面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一直承诺和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成为亚洲金融危机中重要的稳定力量;另一方面,在国内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应对措施,有效防范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虽然如此,发生在周边国家的金融危机给我国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这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较高,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同时,宏观和微观经济也存在脆弱性。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来自外部的冲击很容易导致这些国家内部金融体系的崩溃以及整个经济体系的震荡。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际,我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问题非常突出,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整个金融体系比较脆弱。20世纪90年代,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经营效益不好,偿还不了银行贷款。当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相互独立的市场主体,国有银行被迫不断向这些国有企业放贷,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据统计,我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约占贷款总量的25%,一些国际投行估测的不良贷款率甚至更高。

  在外有亚洲金融危机、内有商业银行较高不良贷款的特定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外科手术疗法”,即通过“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将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到“坏银行”,让陷入危机的银行迅速脱离困境,成为“好银行”。因此设立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政策性机构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一次性以账面价格承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约1.4万亿元不良贷款,从而达到快速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的目的。199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东方成立,对应收购、管理和处置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

  作为专门的逆周期管理工具和金融救助机构,国家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最初核心功能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充当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器”、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和金融危机的“救火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作为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中国东方从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起步,经过商业化转型和改制引战,目前已经成为有一定市场地位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问:通过吴董事长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国东方自成立以来就承担了“保全国有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改革”的历史使命。那么,成立近20年来,中国东方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吴跃:19年前,1000多名中国银行员工,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安排,聚集到中国东方旗下。当时的中国东方面对制度不健全、市场不成熟、债权债务关系复杂、贷款资料缺失、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等种种困难,殚精竭虑保全国有资产,千方百计减少损失,不断探索有效处置方式,努力加大处置力度,全力推进处置速度,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尽职调查技术和方法,建立了一套符合国情和实际的资产定价模型,培养了一支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保全国有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改革”三大历史使命,树立了中国东方专业品牌。

  中国东方成立后,分两批承接了中国银行大规模剥离的不良资产,其中政策类不良资产2,773.13亿元,损失类不良资产1,424.52亿元;2004年从中国信达收购其所持的1,289亿元建行可疑类贷款;2005年参加工行可疑类贷款招标会,成功竞得10个资产包,中标金额1,212亿元;其后,从工、农、中、建、交、兴业、民生等银行商业化收购了大量不良资产。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收购银行业不良资产超过万亿元。

  中国东方保全国有资产成果丰硕。2004年,财政部要求各资产管理公司在2006年全面完成政策性剥离债权资产的处置工作,并下达了回收率承包目标。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06年底,中国东方圆满完成了财政部下达的目标任务,累计回收现金327亿元,整体债权资产现金回收率达到13.87%,超出财政部考核目标1.6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上述不良资产累计回收率达到20%左右。此外,中国东方对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以及受托处置中国银行1,400多亿元损失类贷款,处置回收率均完成了考核任务,有效保全了国有资产。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方成立时由财政部注入的100亿元资本金,到2017年末,公司净资产已达到1,170.54亿元,18年增长了10多倍,较好地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中国东方化解金融风险成绩斐然。中国东方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工作,有力地支持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减轻包袱,顺利实现上市,使三家银行在国际银行界排名大幅提升,其中工商银行被喻为“宇宙第一大行”。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肆虐全球,远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严重,但中国金融业却“风景这边独好”。可以说,中国金融系统稳健运行的“军功章”里,也凝聚着资产管理公司的汗水和担当。中国东方还成功承办了港澳国际(集团)的清理关闭,成功参与了闽发证券、庆泰信托、泛亚信托、外贸租赁、广科信、中华保险、大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风险救助,及时排除经济金融体系中的重要风险点,有效防止风险的蔓延和恶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化解贡献了东方力量。

  中国东方促进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在承接中国银行政策性剥离不良资产的同时,中国东方承接了另一项重要任务,即对200多户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债转股工作帮助部分债转股企业从财务负担沉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实现了企业内部重组及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同时推动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发展,促进企业改变单一的股权机构,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改革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债转股后,多数债转股企业扭亏为盈,一些还具备了上市条件,山东如意股份、中国铝业、株冶集团等多家债转股企业实现了A股或H股上市。中国东方还通过对债转股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促进了国有经济和产业布局的结构调整,提高了国有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中国东方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的同时,积极探索商业化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获得长足发展,成长为具有较强实力和较高行业地位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超万亿,在国内中心城市设有25家分公司和1家经营部,境内外拥有中华保险、大连银行、东兴证券等14家控股公司,业务涵盖不良资产、保险、银行、证券、信托、普惠金融、信用评级和国际业务等,员工超过6万人,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我们培育了母公司独特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特殊机遇投资和问题机构重组处置能力,形成了全牌照的金融子公司机构网络和业务资源优势,建立了非金子公司灵活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累了千万级别的客户群体。下一步,中国东方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银行保险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努力建设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治理规范、管控有力、服务专业、文化先进、业绩一流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


  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为主线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新形势下,中国东方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吴跃: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描绘出新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号角。中国东方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政治高度理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依托自身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紧扣“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积极主动支持和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通过盘活存量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努力为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做出贡献。

  一是大力支持去产能。积极发挥传统不良资产业务优势,帮助实体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针对暂时遇到困难但经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仍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企业和问题项目,开展实质性重组业务,对问题企业资金、资产、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化解存量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再造和提升。通过债务重组、加强管理等方式,帮助企业化解处置存量风险,促进实体企业健康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僵尸企业”,通过打包出售、拍卖、变卖、破产清算、并购等方式及时处置,加速市场出清,大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是大力支持去库存。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于2017年7月起便停止了房地产项目融资的审批,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同时,密切跟进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支持棚户区改造,对于陷入烂尾困境、可能引发社会风险的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展实质性重组,重构困境项目的生产要素,支持对社会矛盾和金融风险的化解。深入探寻与地方政府业务合作模式,采用基金模式解决新旧动能转换、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大力支持去杠杆。积极响应中央和监管部门号召,多方探寻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业务机会,积极探索业务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推进市场化债转股等各项工作。自去年以来,中国东方参与了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等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同时积极对接多个国有企业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全力支持实体企业去杠杆。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东方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累计落地金额达到44亿元。

  四是大力支持降成本。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优势,积极推动集团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和资源协同,为多家实体企业量身定制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降低客户融资中间环节费用。例如,中国东方旗下东兴证券、大连银行和中华保险等发挥业务协同优势,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合作,打造的“投资+融资+投行”服务模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五是大力支持补短板。大力发展小微金融等普惠金融业务,做强做优农业保险,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中国东方旗下中华保险是我国规模化经营农险时间最长的保险公司,拥有遍布县乡的基层服务网络,村级服务点达6.6万个,真正打通了服务农户的最后一公里,为农业发展和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大连银行开发的“税贷通”和供应链金融产品,努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东兴证券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配置了重要战略资源,新三板业务、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市值研究等方面居行业领先地位;东方融通农贷商业模式帮助农民走出困境,实现梦想;东方金诚积极秉持社会责任,加大对环境因素在信用评级领域影响研究,完善绿色信用评级和绿色认证评估框架,全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问:去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化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作为国家经济逆周期管理工具,中国东方如何开展不良资产业务,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吴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系到我国能否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能否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作为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器”、金融风险的“防火墙”和金融危机的“救火队”,中国东方依靠处置不良资产起家,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也理应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国东方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坚持“相对集中、突出主业、做精专业”,不断深化新时代不良资产主业改革,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切实回归不良资产主业,持续加大不良资产业务投放力度,努力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调整优化体制机制,推动不良资产主业转型发展。自2016年起,中国东方逐步推行金融不良资产业务全面授权政策,依据各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和实际需要对授权制度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调整,在强化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各经营单位叙做不良资产主业的能动性。同时,为了适应新时期不良资产业务的特点,修订业务制度、简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业务开展效率。此外,有针对性地调整出台了金融不良资产业务利润考核政策,从计息政策、期限要求等多方面加大考核机制倾斜和支持力度,确保不良资产主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还依据市场形势的最新变化,结合各经营单位区域市场特点和自身业务实际,制定发布了不良资产业务相关工作指引和细则,推动各经营单位积极开展不良资产业务。

  二是下达专项投资任务,加大不良资产主业投放力度。中国东方2017年下达了总额为250亿元的金融不良资产主业专项投资额度和任务目标,并成立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督办领导小组,督促并指导各经营单位主业开展。最终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16家经营单位共计实现金融不良资产业务投放384.13亿元,全部提前超额完成2017年度专项额度任务。2018年,中国东方提出要在不良资产市场投放1,000亿元。今年上半年,母公司新增不良资产业务投放555.93亿元,截至6月末,不良资产业务余额较2017年末增长48.1%。总体来看,中国东方不良资产主业在存量和增量规模上均实现了持续、稳健增长。

  三是立足新时期市场特点,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发展。中国东方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风控为原则”的理念,积极开展不良资产创新业务模式的研究,目前已提炼出13种金融不良、12种非金不良业务模式,同时持续探索更适合市场、符合监管要求、效益好可复制的新模式。在专注金融不良、非金不良的同时,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问题项目重组并购和危机企业救助的特殊投资机会,积极将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从传统的“三打”模式转型升级为“三重”(重组、重整、重构)模式,以产融结合为切入点,运用实业投行手段,在帮助企业获得重生的同时,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积极参与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次级档投资,截至2018年6月末,累计投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次级档产品6单,投资金额11.01亿元,对应不良债权本息金额330.43亿元,较好地支持了银行创新处置和化解不良资产工作的开展。

  四是拓宽合作渠道,做大不良资产行业“朋友圈”。为加大不良资产业务拓展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东方不断挖掘开辟新的不良资产合作渠道,做大“朋友圈”、夯实“朋友圈”、深耕“朋友圈”,推动不良资产主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积极与大中型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进一步加强“总对总”战略合作,积极与大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合作关系;围绕不良资产主业,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深入探寻与地方政府业务合作模式,深挖地方政府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与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业务机会,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积极推进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筹建与运营工作,2017年牵头组织筹建宁波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入股苏州资产管理公司,上述两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后,均实现了当年开业、当年盈利的目标,发挥了区域金融风险化解的积极作用。2018年入股天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此外,我们还与全国49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国东方的资金、人才、技术、经验、管理和创新优势,有效对接地方AMC的“地利、人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把合作推向纵深,做强做优做大不良资产主业。


  问:我们知道,要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控也非常重要。那么,在自身的风险管理方面,中国东方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

  吴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充分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风险管控本领。中国东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要求,落实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主体责任,严格遵循主监管部门要求和现代公司治理需要,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打造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风险管理队伍,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一是持续完善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16年改制完成后,中国东方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规章,制定实施了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办法、集团风险偏好管理办法、集团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风险管理制度,夯实了集团风险管控的制度基础。同时,持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持续健全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客户评级及限额管理工具的作用,严格实行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管理,科学建立经营单位动态授权机制,将风险实时预警与定期撰写监测报告相结合,定期组织开展风险压力测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风险管控手段,持续提升集团整体风险治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二是牢固树立合规为本的经营理念。中国东方深刻认识坚持合规经营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合规为本的经营理念,正确处理好合规与发展、效益与风险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学懂弄通监管政策,加大违规行为的问责力度,倡导和培育合规文化,牢固树立全员风险意识,保障公司稳健经营。认真开展深化整治市场乱象工作,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精准排险。根据监管要求,中国东方开展的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根据监管部门的部署安排,中国东方积极有效开展防范多元化经营风险专项活动,按照穿透原则抓基础资产,按照并表原则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有效防范集团内部风险交叉传染。中国东方还通过强化集团管控,推动提升各子公司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促进了集团整体风险管控能力的提高。

  三是加强对重要风险种类的防范。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国东方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控,通过客户内部评级前置,客户集中度统一管理,大客户大项目风险监测和预警,准确进行项目风险分类,强化风险项目处置力度,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措施,实施全方位、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不断健全市场风险监测机制,通过敞口监测、头寸限额、盯市制度、止损控制等措施,将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期限结构、提高备付率等举措,未雨绸缪防范流动性风险。通过完善内控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和开展案防教育等,有效落实操作(案件)风险管理。通过一系列举措,中国东方建立了能够有效发现、识别、计量和监控各类主要风险的雷达网,努力确保集团在重大战略、经营方向、重点投资板块等方面不发生大的风险。

  四是加强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为保障不良资产核心主业的稳健发展,中国东方根据当前不良资产市场呈现出的参与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激烈、资产处置方式日益多元化等新情况新特点,持续完善公司内部管控流程,审慎估值定价、积极参与竞价、创新处置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例如,在资产收购环节,充分做好尽职调查,对债务人资质情况、资产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依据审慎原则确定资产的价值区间,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资产收购竞价,力争多收不良资产;在资产处置环节,树立“不良资产+”的理念,创新处置方式,以时间换空间,最大程度发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实现资产增值。